導讀:近日,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發布《陜西省“十四五”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》。其中,強調著力提升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,主要包括以下三大舉措:
【農機網 地方農機】據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公布,“十三五”時期,陜西省機械化作業水平大幅提升,支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。“十三五”末,全省農機總動力達2358萬千瓦,擁有各類農業機械455萬臺(套)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.31%,較“十二五”末增長9.08%,農業生產邁入以機械化生產為主的新階段。果業生產中開溝、施肥施藥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;設施農業、茶葉、食用菌以及畜牧養殖業機械化快速推進;農機經營服務收入達到107.56億元。臨渭區、武功縣等9個縣區率先成為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。農業機械化呈現速度、質量、效益并重發展的特征,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。
?
近日,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發布《陜西省“十四五”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》。提出到2025年,農機裝備品類基本齊全,農機具配置結構趨于合理,農機作業條件顯著改善,覆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,農機試驗鑒定能力和農機使用效率顯著提升,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%,糧食主產區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,丘陵山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%,果業關鍵環節機械化率達到70%;設施農業、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關鍵環節機械化率達到50%以上,薄弱環節機械化全面突破,農業機械化進入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時期。
?
展望2035年,我省農業機械化取得決定性進展,主要農作物生產實現全過程機械化,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,農機農藝高度融合,“機械化+數字化”技術和智能農機裝備在農業生產中大量推廣應用。丘陵山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0%,果業關鍵環節機械化率達到80%,設施農業、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關鍵環節機械化率達到60%以上。機械化全面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格局更加穩固。
?
其中,強調著力提升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,主要包括以下三大舉措:
?
補齊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短板:圍繞小麥、玉米、大豆、水稻、油菜、花生、薯類以及小雜糧等主要農作物,構建區域化、標準化的糧食機械化生產體系,推進我省主要糧食作物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機械化,實現糧食機械化生產減損提質,加快普及應用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、裝備配套方案和經營模式。小麥主推寬幅溝播;玉米主推密植集成、籽粒收獲;水稻主推工廠化育秧、機插秧和械化技術;油菜主推機械直播(移栽);大豆、花生主推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作業;馬鈴薯主推機械播種(覆膜)、水肥一體化和械化技術;小雜糧主推精量播種。
?
推進糧食機械化生產關鍵環節減損提質:牢固樹立“減損就是增產”意識,切實將減少糧食作物機收損耗浪費工作常態化,推動降低糧食生產各環節損耗浪費。完善糧食作物精量播種、機收減損作業標準和操作規范,加強糧食作物在用、收獲機質量調查和作業機具田間測評選型,引領企業改進播種、收獲機械產品性能。多形式開展農機手職業技能競賽,以賽代訓提高機手規范化操作、標準化作業的意識、能力和水平。精心組織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,注重提高機具技術狀態,促進作業有序,大程度減少損失。
?
推廣綠色新機具新技術試驗示范:支持綠色機械裝備和技術示范推廣,大力推廣小麥寬幅溝播、玉米“5335”復合機具應用,加快保護性耕作,少耕免耕、農機深松整地、輪耕輪作、秸稈還田離田、有機肥增施、滴灌噴灌、殘膜回收利用等機械裝備和技術的應用推廣;遴選推廣綠色養殖機械化新技術、新裝備、新工藝、新模式;推進植保技術應用,加大農用無人機、高地隙噴桿噴霧機等新型植保機械的推廣力度,提高農藥利用效率;發展“糧油”加工太陽能、空氣能等清潔能源烘干、混流靜態房式烘干、烘儲一體化設施機械化裝備和技術。積極推進農機報廢更新,加快淘汰高耗能、高污染、安全性能差的老舊農機裝備。
?
注:本文由農機網(www.nongjx.com)整理發布,資料來源: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。
?